从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过程,苹果手机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的领头羊,没更新一代果粉就会更换一部手机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潮流。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价格越来越贵,反而功能各方面没有太大的突破导致换手机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创新也是手机上的瓶颈问题。
手机出货量暴跌三成,00后4年没换手机,还有从业者表示,幸运自己转行早,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过专家表示,手机厂商在创新上的减速,才是消费者不买账的原罪。近日,中国通信院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国内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1490 万部,同比暴跌31.7%。今年1~2月份的总出货量为 4790 万部,同比下滑22.6%。数据还显示,在5G手机出货数据上,今年 2月份5G手机出货量仅 1140 万部,同比下滑24.5%。1月份的出货量则高达 2632 万部, 2月直接少了 1492 万部。另外,2月份5G手机的出货量占比也进一步降至76.5%,连续 3 个月维持下滑趋势。
从iPhone 11到iPhone13,苹果在手机上的创新速度越来越慢,有不少人甚至吐槽,简直就是挤牙膏,功能小修小补,外观大同小异,看完就没了买的欲望。消费者对手机需求量的下降直接反映在了出货量上。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278.3万部,同比下降34.7%。
今年虽然iPhone 13Pro系列带来了巨大的改进,但是价格却直逼万元,在如今疫情的影响下,很难说服自己去购买一部上万元的手机。还有一部分用户则是因为觉得换手机太麻烦,换机之后不仅要导通讯录、相册、文件,还得重新设置公交卡、Wi-Fi、闹钟、账号密码,“光想想就头大”。
售价贵只是一部分原因,在分析机构Canalys移动业务副总裁NicolePeng看来:“中国市场主要的增长瓶颈在于需求侧。”而现在手机厂商的功能创新完全激发不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有专家甚至吐槽现在手机厂商,为了创新而创新,产品根本不实用,但是价格却奇贵,这么敷衍做法,属实不能让人买单。
在大盘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了高端化上,试图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来提振销售额的增长。尽管高端市场有屹立不倒的苹果,但国产手机厂商们仍然选择向这个市场发出了冲锋号角。在手机创新方面,折叠屏手机则被视为手机创新的新突破口。某经销商表示,“如果一个屋子内有超过4个人用上折叠屏手机,那么下一次换手机的浪潮就不远了。”在他的预想中,折叠屏手机代表着一种社交名片。当一个人从口袋里掏出折叠屏手机,“啪”地一下打开,“这可是一件很能说明身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