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生猪价格走势4-5月上涨,5月末受目前市场持续低迷需求影响,预计6月多数地区生猪出栏计划呈缩减状态。2022年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大体重生猪应激反应增加。
生猪价格实现七连涨一度大幅下跌的生猪价格正重回上升轨道。5月下旬全国生猪价格达到每公斤15.7元,2018-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指出,从2022年3月下旬以来,中国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1.9元涨至15.7元,涨幅为32%,实现七连涨。
前一段时间中国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很多养猪主体陷入亏损。通过对生猪结构进行调整,落后产能生猪退出,生猪补栏从高峰有所回落,生猪产能极端过剩状况得到改善。近期生猪价格出现理性回归,是生猪产能调整后市场有了效果的积极反应。
价格回暖对整个生猪产业是一件好事。近期价格上涨将促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补栏,6个月后正好是春节、元旦等消费旺季,当前补栏将为后期价格稳定奠定良好基础,应把握住生猪产能进一步调节和生猪生产运行的黄金期。
前期猪价低迷叠加粮价上涨,行业积累亏损严重,对养殖户情绪造成较大打击,能繁母猪持续去化。根据农业农村部口径,截至4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去年7月起环比降幅合计达到9.8%、同比下降4%,随着周期向前推进,前期产能减少逐步反映,猪价中枢有望不断上移,叠加下半年消费预期好转,猪价反转力度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猪价短期走势震荡调整生猪产能维持在相对高位,猪肉进入消费淡季,餐饮等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市场对行业未来走势仍存分歧。政策面上,6月8日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十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将在6月10日下午通过竞价交易方式确定承储企业、数量和入库成交价格,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4万吨。
国元证券认为,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猪价的拐点仍需确认。2021年10月上旬到2022年3月下旬,生猪价格已经演绎了一次“W”型的二次探底。按照生猪价格的最低点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的划分标准,本轮周期的底部已经确认。
天风证券表示,长期布局生猪景气周期逻辑不变。中长期,生猪产能去化幅度可观,前期养猪亏损严重且多数已持续半年以上,真实产能出清幅度可观。太平洋证券也认为,在养殖产能去化的基础上,未来猪价周期向上趋势已经形成。
华安期货则认为,4月中旬以来的猪价反弹,是供应季节性收缩和短期囤货需求上升错配的结果,叠加生猪绝对价格低,为短期快速拉涨提供了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新一轮周期的开启。从养殖上市企业公布的数据看,龙头公司仍在扩张提升市占率,虽然去年至今养猪亏损较大,但并没有明显去产能。当前处于上一轮周期的尾部,价格波动较大,押注下半年新周期开启需要承担较大风险。生猪养殖企业有必要采取措施,做好价格风险管理工作,平稳渡过价格磨底期。
天风期货也提示,猪肉即将进入消费淡季。4月母猪存栏环比-0.2%,去化不及预期。5月屠宰量增加,6月计划出栏环比略跌。6-8月是传统消费淡季,无法提振价格。仔猪补栏量趋于下降,生猪出栏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供需转弱。猪价短期倾向于震荡调整,继续上冲的动力减弱。
此前,广州市制定2022年度应对猪价下跌生猪应急财政补贴工作方案,在猪价过度下跌情形下保持存栏量不减少的生猪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应急财政补贴。江西一次性安排能繁母猪补贴7000万元,保护基本产能。四川七条措施促生猪稳产保价,确保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380万头,以确保养殖户收益和生猪产能稳定。
当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正常水平,端午期间我国猪肉日屠宰量持续呈下滑走势,节后才有所恢复。华南部分区域受雨季影响,生猪终端市场消费走货不畅。2022年猪肉价格转入平稳和震荡缓升阶段,买卖心态博弈更为突出。
以上就是生猪价格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