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2年粮食产量达1.3万亿斤左右,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这次粮食价格上涨,除了世界气候变化因素影响之外,俄乌冲突进一步抬高粮食价格。
我国粮食收购总量增加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2021—2022年度秋粮3705亿斤,同比增加500亿斤,全国秋粮收购顺利结束。2022年各地各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抓实抓细粮食生产,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增强农业抗灾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22-2027年中国粮食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从秋粮收购总量看,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增幅16%;从品种看,中晚稻1326亿斤,玉米2331亿斤,同比增加391亿斤,是收购量最高、增幅最大的品种;大豆48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6省按程序先后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充分发挥了政策托底作用,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今年各地各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抓实抓细粮食生产,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增强农业抗灾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及粮食企业也提早做好了夏粮收购准备。
目前,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及粮食企业也提早做好了夏粮收购准备。农业农村部昨天的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已春播粮食72.4%,同比快1.8个百分点。分作物看,早稻栽插已结束、春玉米播种过九成、春小麦播种近九成、薯类播种过七成、大豆播种过五成、中稻栽插近三成。
粮食价格稳定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就是一个国自身稳定的基础,保证粮食安全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然而,在2021年5月份的时候,很多地区纷纷开始大量备量,有不少消费者纷纷疯抢大米和面粉,后来官方部门出面解释,证明我国粮食供应是非常充足的,根本没必要去疯狂抢购。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疫情叠加,全球粮食供给受价格和气候影响,世界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增加,但总体上供应趋向偏紧。由此看出,中国现在提出立足国内,确保粮食供应,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的粮食安全认识和战略判断是非常正确的,也反映了党中央对粮食形势判断未雨绸缪。俄乌冲突将改变国际粮食供应链和贸易结构,粮食价格或在一定时期内高位运行。
如果对我国粮仓安全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在过去多年时间里,粮食安全都是放在战略首位的,个有在保证粮食丰收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促使整个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也是保障稳定民生的关键,我国粮食之所以能够实现18连丰,另外一部分原因在于国个对粮食产量的重视,促使粮食处于稳定的状态,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这两种粮食的供应量是充足的。
在近些年来表示之所以能够取得大丰收,主要原因在于国个对18亿亩红线的重视,还设定了多项激励新规,不断鼓励农民积极种粮。在各种新规的帮扶之下,我国耕地面积才处于常年稳定增长状态,而粮食丰收也是在这种基础之上产生的结果。
不仅仅要保障18亿亩红线的安全,同时,在粮食种植过程中是需要粮田支撑的,必须要加强耕地的用途管理。据了解,在今年将会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在耕地资源发展过程中因为占优捕猎的方式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安全性。而且在2022年要全力保障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继续处于1.3万亿斤大关的丰收阶段,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话,国内粮食产量将会实现19连丰。
全球粮食价格走势暴涨,国内粮食价格整体涨幅速度相对可控。在行业市场维护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国内逐年稳步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以保耕促产,期间我国主粮连续4年大幅增产。逆全球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重要性上升,政策或存在提价促产的动力。
以上就是粮食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