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2年一季度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国内外煤炭价格长期处于倒挂之中,国内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面对煤炭市场供需缺口压力,国内煤炭企业在加大马力生产。当前国内外价格差异较大,进口成本大涨,国内进口大幅萎缩。
煤炭价格走势回归合理区间近期,国家发改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简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为确保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重点煤炭和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市场资讯机构和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判煤炭价格形势,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会议认为,煤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初级产品,煤电占总发电量比例约60%,必须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采取切实措施稳定煤炭价格,通过稳煤价进而稳电价、稳企业用能成本,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303号文提出了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4号公告提出了煤炭领域哄抬价格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实质上明确了煤炭现货价格合理区间,两份文件构建了煤炭价格预期引导和调控监管的闭环机制,为相关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供了明确指引,是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政策保障。
会议强调,按照303号文和4号公告有关要求,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会议明确,对于港口下水煤、坑口煤以外其他形式销售煤炭的,可扣除相关流通环节合理费用后折算为对应港口价或出矿价,并以此判断是否超过价格合理区间。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密切关注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变化,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保障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发现价格超出合理区间时,将立即进行提醒约谈,必要时通过调查、通报等手段,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对于存在涉嫌哄抬价格行为的,将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受俄乌局势影响,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合理调控稳定国内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下最需解决的问题。2018-2023年中国煤炭加工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国际煤价大幅上涨。4月份印尼动力煤出口指导价288.4美元/吨,比3月份上涨41.6%,同比上涨232.7%;这也间接影响国内市场价格。进口煤到中国的成本太高,可能会减量,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迎峰度夏的需求肯定比现在要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复工复产的一些情况。
为了稳定煤炭市场价格,各部门正在落实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也就是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等用户签订的一年及以上期限的合同。
现在煤炭中长期合同在电煤这块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在整个煤炭资源端也达到了80%的覆盖,整个中长期合同已经成为中国煤炭供需的基本盘。目前,我国煤炭自给率已经达到93%,国家发改委也明确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合理价格区间和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煤炭市场供给改革稳步推进,行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焦煤现货价格有望维持在当前高位,甚至具备一定补涨逻辑,全年中枢价格较2021年或易涨难跌。业内人士指出,之前我们更多提到的是中长期合同的价格引导,和中长期合同的上下区间管理和预期引导,这次又把现货进行价格预期引导,这样两块进行了统一和联通,这样更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以上就是煤炭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