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反复的当下,新鲜猪肉行业走货速度缓慢,生猪行业供应充足价格下降,全国平均价格已连续十五周呈现下降趋势。屠企开工率提升艰难,部分屠企有减量收猪操作,猪价能否摆脱这种困局,还需要看后续市场消费能力。
3月全国生猪价格前低后高3月中旬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到12元/千克以下,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年内猪价前低后高,下半年有望开启新一轮猪周期,机构人士建议逢低布局。记者了解到,猪肉作为“菜篮子”里的重要品类,地方及中央储备已经多次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以实现生猪保供稳价。
3月中旬全国生猪价格为11.9元/千克,自2019年以来首次下跌到12元/千克以下。2021年12月以来,猪价一路下行,目前跌幅超过30%,不断向去年10月低点靠近。回顾历次猪周期表现,我们预计2022年二季度猪价大概率筑底,确认新一轮猪周期的起点。
过去,猪周期的起始时间通常在第二季度。这可能是由于春节过后猪肉供需格局变化,容易出现猪肉价格低点。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1年6月达到高点之后开始回落,截至2022年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268万头,较2021年6月的高点4564万头缩减了6.5%。
按照生猪养殖规律,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当前生猪的出栏水平。2022-2027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推断,2022年3-4月生猪潜在出栏量依然是增加态势,5月之后开始环比减少。供应压力最大的时点预计出现在未来1-2个月,加之饲料原料玉米及豆粕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走高,预计猪价距离最终的周期性底部已不远。从期货市场来看,较远的7月、9月合约或已有一定逢低买入价值。
每轮猪周期,生猪养殖板块一般经历两轮典型的上涨阶段,分别出现在本轮猪周期尾部和新一轮猪周期开启后。去年10月以来,生猪养殖板块上涨,反映的正是第一阶段行情。随着二季度猪价筑底回升,生猪养殖板块或再次上涨。
猪价反弹高度或有限回顾一季度,生猪期现货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中金认为供给压力持续释放,春节后消费降至低点,这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疫情时有反复,对需求端的利空是超出市场预期的。截至3月7日,我国白条猪肉鲜销率由去年同期的91.89%下降至78.19%。向前看,中金维持本轮猪周期或将在二季度末结束的观点,但猪价反弹高度或有限。中金认为价格大概率维持低位盘整,但下探深度还需看产能的去化节奏,短期负利润或继续维持。
二季度生猪出栏体重可能会逐步增加。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三季度猪价可能反弹,因此养殖端或调整出栏体重,如果一致预期下体重增加,那么三季度可能再度出现缺猪不缺肉的情况,抑制价格。截至3月24日,规模场15KG仔猪出栏价稳定,小幅上涨至407元/头,较春节后每头增加9元。受饲料原料价格明显上涨,养殖端补栏情绪较为稳定,但需谨防猪价反弹预期的临近,仔猪补栏的变化。
龙头企业仍在逆势扩张,负利润或加速散户出清。当前,猪价持续走低,养殖行业经历着行业巨变,目前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前20位龙头企业的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约20%,因此中金认为,养殖端的持续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生猪产业结构的优化,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龙头企业或逐步引领行业发展。价格方面,我预计三季度均价或在13.5-14.5元/千克。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猪价下跌的区域,已经从之前的东北,华北逐步蔓延到了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北地区,目前猪价已经探底至5.7~6元/斤,虽然当地生猪养殖户抗价惜售还在减持,但是由于区域防控,生猪外调难度加大,猪价表现并不乐观。而在南方销区,虽然外调生猪调运减少,北地生猪供给压力有所下降,但是同样因为管控影响,餐饮需求整体偏软,白条批发走货不足,屠企压价态势明显,短期猪价也在趋弱。